浅谈校本教研——七中 李平
浅 谈 校 本 教 研
七中 李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句话我很早就看到过,也曾经想过要踏上这条幸福之道,但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从教几十年,至今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成绩,所以也无从引导老师们做研究,这是我作为学校领导最大的不足之处,尽管如此,我今天还是想调动一下老师们研究的积极性,也许坐在的各位中有一部分一点就透的聪明人,会很快找到并踏上这条幸福之道。为了开好今天这个会,我提前看了几本有关校本教研方面的书,整理了自己这两年到郑州开会学习的笔记,对校本教研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梳理,下面就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行动研究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它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并在专家的引领与指导下,解决实践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以上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校本教研的内涵有四点:第一,校本教研扎根于学校;第二,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第三,校本教研的研究对象是教学中的具体的、真实的、实践的问题;第四,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教师的发展,同时也为了学生的发展。
校本教研与以往的教研组活动不同之处有三:一是教研的体制从以往自上而下的任务布置转向上下合作的自主研究;二是教研的取向从以往教材教法和考试的研究为主提升到对文化建设的关注;三是研究的关注点从关注活动的形式转向过程的体验。如以往的教研往往是注重诸如听课、评课、竞赛等活动的形式,追求活动的完成和次数的达标,而校本教研更关注教师在这种教研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情绪与情感。更具体地说,追求的是让广大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如成功地解决了提高课堂效率问题、教学资源共享问题等等。
二、 校本教研的实践形式
(一) 个体层面的校本教研
包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个方面。
(二) 学校层面的校本教研
学习型教研:以读为着眼点,以阅读为载体(包括读书、读图、读人等)
教学型教研:以教为着眼点,以课例为载体(包括教育叙事、教学设计、教育反思等)
研究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以课题为载体(包括确定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总结研究成果等)
(三) 区域层面的校本教研
主要指“创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引领下的持续探索活动。
三、 如何确定校本教研中研究的问题
要想做好校本教研工作,首先必须要有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不同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其特点与校本教研的概念有关,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要找自己的问题、找真实的问题、找主要的问题(即有方向性的问题,如关系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等)、找可解决的问题等。
如:小学数学“后进生”研究。
现状:某小学数学老师在一次考试中她所教的班级数学平均分比别的班平均分低了几分,老师分析的结果是被5个“后进生”拉下来的。
老师的措施:每天将这5个学生留在学校做完作业才让他们几个回家。(这个措施没有专业性,其他老师或者学生也可以代替。)
效果:成绩没有多大提高。
老师寻找原因:父母文化差,跟爷爷奶奶住一起,学习习惯差等(这些都是客观原因)。
专家建议: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寻找原因。老师将学生的作业和每次考卷都拿出来分析学生的错误出在什么地方。
观察分析:是计算错误还是书写错误,结果发现错误都出现在了计算上。
反思: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继续找计算错误的原因。如13×7=71
计算过程观察: 1 3
× 7
——
7 1 (问题:不知进位)
问学生进位为什么不做记号,学生说为了保持卷面整洁,老师夸他爱干净,这很好,但同时也建议他以后计算时一定要做进位记号。
设计:培养学生做记号的习惯。每次做记号算对题,老师都表扬他。
反思:强化三周形成稳定的进位做记号的习惯,做题正确率明显提高,问题得到解决。
小结: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简化成以下三个步骤:现象——原因——对策。
四、 校本教研开展的流程
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流程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扑捉有意义的问题→教研活动前从若干问题中提炼出一个主题→教研活动过程中生成有意义的认识→认识及时转化成果并服务课堂教学。
例如一个教研组曾对于“什么样的课才算一节好课”这样一个主题组织过以下环节的研究。
1.先让教师们一起畅谈自己对于好课标准的理解,当然这个环节也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根据每一位参加讨论的教师所说的标准,最后整理出几条,如学生喜欢,师生融洽;面向全体,不歧视后进生;及时总结,学会整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相信学生,期待学生;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等等。
2.把所有教师都认可的这些标准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就是实践检验的环节。
3.教师用自己认可的好课标准实践一段时间,发现执行后仍有问题,于是开始做学生访谈,倾听学生的意见,改良业已认可的标准。
4.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或研讨,从同伴那里吸取成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继续完善自己的标准,改善课堂的教育教学行为。
这种不断研究、反思、实践和改进的教学研究活动,增强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唤起了教师教研的热情,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研真正成为了广大教师职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的幸福感、成就感也在其过程中形成。
五、 校本教研的成果案例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大家都上过试卷讲评课,许多老师通常采用的方法都是用对答案的方式进行讲评,要么让学生直接看答案自改,要么给学生一题一题讲解,要么对一部分讲一部分,这样做到底效率有多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能老师们没有深入探究过,郑州某中学老师则对这种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成果各科老师都可以借用。
具体成果如下:
讲评课的教学环节分四步:第一步,老师先公布正确答案,让学生自查自纠,并分析哪些是因为概念不清或者不理解造成的失误,哪些是由于自己过失造成的失误。第二步,小组合作,互相解决不会的题目。第三步,统计大家都不会的题目,让会的同学到讲台上给大家讲。第四步,如果对于个别难题,学生中没有一个会做的,此时老师再进行重点讲解。第五步,延伸练习,对大家都不会的题目,老师讲完之后,可以再出一、两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直至掌握为止。
也许老师听了这个成果之后会说,我平时讲评课也是这样上的,这没有什么稀奇的,那么我要追问一句,你为什么没有形成文字材料并每次都这样规范操作,这就是研究与不研究的区别,看看这个成果事例,老师们是不是增强了研究的信心呢?愿老师们从今天就开始思考问题,并按以上方法尝试着进行研究,相信每个人都能取得丰硕成果。
以上是我对校本教研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