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党支部学习活动

发布日期:2012-11-05 来源:

 

中共平顶山市教育局委员会文件

 

 

平教党〔201266

                                                                                                                                    

 

 

中共平顶山市教育局委员会

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期间贺信和讲话精神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体局、教育局机关及直属各单位:

     今年全国第28个教师节期间,国务院隆重召开了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来贺信,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国务委员总结讲话。李长春同志亲切接见了张丽莉及其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出席《至高荣耀2012年教师节晚会》,为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并作重要讲话。

中央领导同志的贺信和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为学习贯彻好中央领导同志的贺信和讲话精神,912日教育部党组专门下发了通知(教党【201231号,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相关要求。1010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通知》进行了转发,并要求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贺信和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以扎实有效的行动,保持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势头,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全市各级教育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贺信和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把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贺信和讲话精神上来。要以学习促进各项教育工作任务的落实,努力开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我市“率先实现崛起、提前全面小康”再立新功。

    各地、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学习贯彻情况,并将有关信息和材料上报市教育局党总支。

联系人:邵志创    联系电话:2629903

  :jgdzz9903@126.com

 

附件: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期间贺信和讲话精神的通知

2.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和刘延东国务委员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闻稿)

3.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4.李长春同志在接见张丽莉及其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的讲话(新闻稿)

 

 

 

一二年十一月四

                                       

 

 

 

 

 

平顶山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2年11月4印发

 

 

 

 

 

 

 

 

 

 

 

附件1

中共教育部党组文件

 

教党〔20123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

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期间

贺信和讲话精神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务院隆重召开了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受表彰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两基”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李长春同志亲切接见了张丽莉同志及其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出席《至高荣耀 2012年教师节晚会》,为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并作重要讲话。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作了总结讲话,看望慰问了教师代表,并视察了学校。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审议通过了《教育督导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以扎实有效的行动,努力开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再立新功。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和部署上来

    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贺信和讲话以及国务院印发的几个重要文件,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战略思路和重点举措,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的进军令,开启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新篇章,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领导同志的贺信和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情真意切,要求明确,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不移地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组织,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落实方案。要采取报告会、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使广大教育系统干部和师生员工全面了解、深入领会、准确把握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学习在前、贯彻在前、落实在前。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落实责任,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一)均衡配置办学资源。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快改造薄弱学校。明确时间表和具体措施,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推动“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择校问题突出的区域要有适合当地实际的优质资源共享模式。坚持“两为主”政策,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尽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优先满足留守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关心扶助孤儿、流浪儿童等需要特别照顾的学生。

    (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教师的初次配置,继续实施并逐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发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着力缩小校际教师差距,建立县(区)域内义务教育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

    (三)规范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科学制定学校规划布局,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善村小和教学点办学条件,实现村小和教学点信息化全覆盖。研究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村小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的具体办法,吸引优秀人才到村小和教学点任教。高度重视学校撤并带来的问题,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四)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试验,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鼓励创新思维、激励个人兴趣。合理设置课程和课程标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加快建立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评价体系,完善升学考试制度。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加强美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全面推进,努力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高校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中小学特级、高级教师要始终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继续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依托相关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

    (三)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健全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制订出台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各地结合实际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编制。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四)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对长期在农村艰苦地区工作的教师,要在工资、津补贴、职务职称等方面进一步倾斜。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教师参与治校治学机制,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健全教师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

    四、深入宣传,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学习宣传中央领导同志贺信和讲话、国务院政策文件精神、先进教师感人事迹、“两基”重大成就和各地各校经验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一)深入宣传新政策新举措。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通过多种方式,深入解读贺信、讲话和文件的新政策、新要求、新举措,让社会普遍知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大力宣传各地各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深入宣传模范教师感人事迹。要深入挖掘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典型,推出一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学名师。宣传在农村艰苦边远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引导作用。广大教师要以教书育人楷模为榜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三)深入宣传“两基”重大成就。要深入宣传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深入宣传“两基”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要认真总结本地实现“两基”的工作经验,认真学习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及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广大干部群众和教育工作者在实现“两基”工作中的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上下一心的协作精神、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造福后代的奉献精神。

    五、周密部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形成责权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制订落实方案。要围绕国务院文件确定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从实际出发,尽快提出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落实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出台配套政策。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着力解决广大教师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强化督导检查。要认真落实即将颁发的《教育督导条例》以及教育部印发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办法(试行)》《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意见》等文件,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形成督政、督学、质量监测等健全的教育督导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督导报告制度、奖惩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和问责制度,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在抓落实、促实效中的积极作用。要及时公布督导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工作督导评估,督促各级政府和学校更好地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职责。

各地各校学习宣传贯彻情况,请及时报告我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

                                 2012年9月12

 

 

 

 

  部内发送:部领导,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教育部办公厅     主动公开       2011年9月16印发

 

附件2

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和刘延东国务委员

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闻稿)

在第二十八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节日的问候,向这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胡锦涛在贺信中指出,经过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全面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总结“两基”工作经验,切实巩固“两基”工作成果,加快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胡锦涛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同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在新形势下,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各项工作,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大会总结时说,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贺信和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开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要落实政府职责,把均衡发展作为新阶段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优质义务教育。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农村和中西部倾斜,规范学校布局调整,推进标准化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要关爱留守儿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学校管理制度和督导评价体系,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400万人民教师是办好教育的主体,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大力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创新教师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继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以一流的师资支撑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

 


附件3

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

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297日)

在第2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教师致以崇高敬意!祝大家教师节愉快!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两基”攻坚取得历史性辉煌成就

教育兴国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普及基础教育之梦在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旧中国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社会动荡,根本不可能普及基础教育。1949年之前,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人口文盲率达到80%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6年,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总体上很低。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和国家把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提上重要日程,动员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大力普及初等教育,这也体现了老一代革命家的远见卓识。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随后颁布《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以法律形式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出明确规定。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到2000年,我国在85%以上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在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当时尚未实现“两基”的40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针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自然条件差、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国家投入数百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重大教育工程,到2007年,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得到了扭转。如今,在我国的许多边远山区,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

第二件大事,是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真正免费义务教育。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住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并逐步推向全国,到2008年城市也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经费保障方面,2005年开始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财政保障范围。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实施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初步解决了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至此,全国城乡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1亿多适龄儿童少年上学不花钱成为现实。

第三件大事,是建立健全国家助学制度。通过完善和实施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和提供助学贷款等方式,为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保证学生不会因经济原因而中断学业。同时引导社会参与,共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支持。从2006年到2011年六年间,国家财政投入从53.6亿元增加到674.1亿元,增加了近13倍,累计投入242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从20.1亿元增加到317.4亿元,增加了近16倍。全社会投入助学资金总额更是达到3638.8亿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1985年我们提出目标算起,经过几届政府和全社会25年的不懈努力,到2011年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部通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国家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广大教育工作者作出了突出贡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得起学,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平等发展的权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但成就了亿万孩子的人生梦想,而且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等,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二、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完成了“两基”攻坚这一历史性任务,我国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基本解决了“有学上”问题,但更大的挑战是“上好学”。今后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推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让教育更好地惠及全民。这里,重点讲三个方面:

(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作为初始的学校教育和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领域。衡量义务教育公平性的主要标志,就是均衡发展。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设施等资源配置的差距也很悬殊,由此出现“择校热”等突出问题,形成了新的不公平,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很大。加快解决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消除,但我们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不能动摇。一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保证学校的师资配备和基础设施、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配置基本达标,逐步实现同一区域不同学校软硬件配置基本无差异。要适应城市化、信息化的新形势,调整完善学校布局,逐步解决一些地方中小学“大班额”和“超级大校”的问题。农村要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尽量让孩子们就近上学。财政投入要优先用于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薄弱学校建设。中央财政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二是着力缩小校际师资差距。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择校”很大程度上是“择师”。要建立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继续实施“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教育等政策措施,拓宽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教师补充渠道。国家教师培训项目也要重点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三是更加有效地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解决好留守儿童上学问题。认真落实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就学问题。对城乡低保和经济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按政策给予补助。此外,要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做好孤儿照顾和教育工作。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只有这样,学生、教师、学校才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学习、去教学、去管理,真正提高教育质量。一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人才。不能用一个模式办教育,更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做到因材施教,尊重、鼓励个性发展。二要改变教学方式。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鼓励创新思维、激励个人兴趣。三要合理设置课程。各阶段教育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和课程标准,切实解决课程和作业偏多、偏深、偏难问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参加社会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四要加快建立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评价体系。当前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不仅学生压力大,教师和学校的压力也很大。必须加快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有把学生、教师和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教育事业发展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三)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不断深化改革。这里强调几点:一要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行依法办学、民主管理和监督,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二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不但大学应由教育家来办,中小学也应由教育家来办。要改变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管理和办学模式。三要完善升学考试制度。考试制度不改革,应试教育就很难破除。改革总的方向是,在保证公平公正这个根本前提下,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并让学生有多次选择机会,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四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是解决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政府在教育发展方面最重要的职责是保基本、促公平。要加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不但要有民办高校,中小学也应当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办学。进一步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性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早在战国时代,荀子就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的至理名言。我多次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能够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实事。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在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使1000多万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有了可靠保障,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教师。二是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5年累计招收5.5万名免费师范生,已毕业的两届2万多名毕业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湖南、江西、新疆等18个省区也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三是实施“特岗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到中西部“两基”攻坚县和国家扶贫重点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留任比例连续三年达到87%以上,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自愿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施展才华。四是启动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近两年中央财政投入26亿元、培训了350万名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许多农村教师第一次有了进城学习培训的机会。五是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覆盖近百个地级市,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提高到正高级。这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价值的认可,是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六是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近两年中央投入56亿元、建设宿舍10.5万套,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七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大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实施“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计划。到2011年,高校共引进“千人计划”创新人才1171人,占全国总数的64.4%。八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师学历水平、职称结构有了大幅改善,近40%的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2011年启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计划“十二五”投入26亿元,支持45万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2万名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这些措施,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高,区域、城乡、学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还不平衡,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相对薄弱,教师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充分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这里,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谈几点看法。

第一,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高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把教书放在第一位。只有“教”才能成为“师”。教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只有教好书,才能育好人。大学教授特别是名教授,要坚持进课堂,给本科生上课。中小学特级、高级教师要始终深入教学第一线。要把教好书作为教师评价、晋升的主要依据。学校教师搞科研、发表论文要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师要时刻加强师德修养,做到“既美其道,又慎其行”,以自己的学识、品行和人格,影响和塑造学生,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第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要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规范教师和各级各类校长的任职资格,严格准入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必须办好师范教育,师范教育要造就大批教育家。要继续发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制度,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教师交流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保障。

第三,改革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研究完善教师编制标准。中小学教师的编制要逐步实行城乡统一标准。边远地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编制,要考虑当地特殊情况,能够满足当地教育发展需求。严禁挤占、挪用教师编制。加快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完善符合村小和教学点实际的教师职务职称评定标准。推进学校和教师人事管理改革,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

第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师薄弱问题仍是当前突出问题。要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探索建立省级统筹补充农村教师的机制。要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并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要增加农村教师津补贴,提高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待遇。总之,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成长,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对长期在农村和艰苦地区任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和表彰。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责无旁贷,一定要大有作为。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99日电)

 

 


附件4

 

李长春同志在接见张丽莉及其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的讲话
(新闻稿)

 

94,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看望了张丽莉同志和报告团全体成员,代表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张丽莉同志表示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

李长春在讲话中说,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李长春强调,张丽莉老师胸怀高远、追求进步,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年“七一”在病房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夙愿。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赞歌。她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她潜心钻研、积极进取,以“要做就做到最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身边人,在传递人间真情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李长春指出,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的突出表现,是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爱他人、勇于担当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代表着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度,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她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李长春强调,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张丽莉同志的崇高精神,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更好地推动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